去年平遥电影节,拿下最佳影片和最佳女主角两项大奖。
今年国产电影收获颇丰的柏林电影节上,又入围新生代单元。
确实好看,我个人实在是太喜欢了。
过春天
The Crossing
几乎与以往所有的青春片不同,《过春天》最独特、最吸引人的一点,不是非常独特的电子乐配乐等等(我想给配乐打100分,尤其是配合定格画面的那个风格化小短章配乐)。
而是:它借用一个独特的故事,精准把握住了“青春”最独特的气质。
故事怎么特殊?
气质怎么独特?
别急,一点点来:
佩佩(黄尧 饰),来自单非家庭——父母双方有一方非香港户籍。
跟老妈住在深圳,每天坐车赶去香港上学。
每天两次跨越海关,往返港深。
佩佩跟闺蜜阿Jo,计划在大雪天去日本泡温泉——
因为香港看不到雪。
但是吧,她家跟阿Jo家不能比,人家要买机票直接就买了,佩佩呢,得自己攒钱(佩佩为什么没钱,还涉及单非家庭的社会性话题,咱们不聊了,今天只聊“青春片”)。
机缘巧合下,佩佩认识了阿Jo的男朋友阿豪。
阿JO、佩佩、阿豪
阿豪是个水客(小走私犯)。
这天在海关,阿豪的同伙被海关盘查,正好被路过的佩佩撞见,机缘巧合下帮了他“过春天”(水客讨口彩的黑话,意指“过关”)——
小姑娘每天过海关,没人查,带货不会有人怀疑。
嗯。
发财的路子有了。
从此,每天往返港深、正头疼怎么攒机票钱的佩佩,就成了……
资深水客。
这故事当然特殊。
很可能只会发生在深圳或者珠海,而且得是“单非家庭”的未成年子女,还得是下水做了水客。
但它也不特殊,甚至有普遍共性,它的气质放到全世界都会引起共鸣。
《过春天》的场景不太复杂,大概就三个,我说的共性就藏在这三个意象化的场景里:
家,学校(以及上下学路过的街道等),水客窝点。
先给大家放三张图,感受下三个场景之间的巨大差别:
家,陈旧但安全的暗黄色;
学校,光线充足明媚;
窝点,复杂光源下依然昏昏暗暗。
再想想看,佩佩每天在干什么?
离家,去学校,去窝点,回家。
看似简单的剧情里,有“埋伏”:
学校多好啊,有同学,有闺蜜,满眼都是小清新:跟闺蜜分享糖水,在天台想象日本的温泉,一伸手仿佛摸得着雪。
——绝对的安全。
窝点就不一样了。
肮脏破旧的街角老公屋,蛇虫鼠蚁,担惊受怕,搞不好是要去吃牢饭的。
——未知的危险。
一边是安全,一边是危险,刚刚离家的少女佩佩当然得……
摸索,摸索越界行不行。
刚开始,是谎称生病,翘课跑去刷街喝奶茶。
再然后,是初试走私,一到海关就吓得战战兢兢。
最后,是跟“你根本不知道她们到底是干什么的”黑社会们,谈笑风生地打麻将。
其实啊,“赚钱去日本旅行”,只是个引子。
《过春天》的戏肉,是——
当成人世界的诱惑扑面而来时,一个未成年人是怎么一点点迈脚离开安全的领域,一点点试探着危险有多危险。
夹带一部手机,敢不敢?
书包里塞满手机,敢不敢?
腰上缠满手机,敢不敢?
你看,这不都没出问题嘛~
那……
带枪呢?
换句话说,佩佩的青春期,每天都在学校和窝点转换,其实就是——
摸索安全和危险的边界。
——这就是我说的青春期共性。
想想看,青春期为什么那么多烦恼?
那些烦恼啊,可不就是刚开始离开家,为了确认安全边界的一次次踩线、越界、回踩,所带来的冲击?
什么堕胎,什么撕逼,什么挖墙脚,不是说你不能有,而是说你不能只有。
比这些更重要的,是《过春天》这般敏锐捕捉到的这种“试探感”。
而且,这高级的“试探感”,遍布全片,甚至贯穿在佩佩的爱情线。
想想看,青春期的爱情,有那么轰轰烈烈么,咔咔就生猴子,咔咔就堕孩子。
不否认有的人有,但这绝非是多数人的青春期初体验——
尤其,尤其不可能是多数中国青少年的。
多数中国青少年的,反而更可能是佩佩这样的:
谈情——
情窦初开时的羞羞涩涩,连“喜欢”都不好意思或者不敢直说,幼稚到好笑。
《过春天》有两个细节特别有意思,非常不真实,又非常真实。
阿豪带佩佩到山上看“流星”。
其实剧情发展到这,观众都知道两个人其实已经相爱了,但两个人就是不说。
一个只敢说:我是第一次带其他人来这里。
一个呢,心里都慌张到不行了,话到嘴边却成了:我还要赶回家的末班车。
“做”爱 ——
我天,谈情都张不开嘴,这就更不敢了(注意,只是说大部分人不敢,没说 人敢哈,片中的阿Jo就很敢)。
《过春天》拍出了这大概五六七八年吧,看过的最高级的情欲戏,高级得像是打上了无数暧昧灯光的白纸,乍一看纸上流光溢彩,灯一撤,还是干净的白纸一张。
阿豪决定单干,佩佩决定帮他。
在昏暗的旧仓库,两人互相撩起衣服,往身上缠新款水果手机。
在心潮澎湃时面红耳赤的潮红色灯光里、颤颤巍巍的微弱喘息中,撩衣、撩裙。
甚至,背后的窗户里有节奏地有汽车路过,大灯的亮光,被毛玻璃柔化,跳动般亮起、黯淡,再亮起、再黯淡……
明明不管是画面、声音还是动作,都带着色情的意味,甚至车灯明灭的节奏显然就是行“成人礼”时的频速——
说破吧,就是床戏。
但,就是干净。
干净的本质,是他们几次转瞬即逝的欲言又止,以及低头继续——
算了吧?试一下。算了吧?试一下。还是算了吧?还是试下吧。
——喏,“试探”。
这感觉就太像真实的青春了。
推开家门,眼前一片迷雾,你不知道走出去这一步,是危险还是安全——
可如果不试这一步,你就永远不会知道“边界在哪”。
片中有条反复出现的鲨鱼。
阿Jo的姑妈养的,鱼缸里 任何其它鱼,只有它自己,每天就是自己游啊游。
快游到缸壁了掉头往回游,再快游到缸壁再掉头往回,一直在周而复始地打转。
片尾,佩佩拖着鲨鱼,放它重回大海。
嗯。
反反复复的试探碰壁和重新试探后,她大概明白了——
成长的价值,就是被一次次撞头拓宽的边界,再痛也得撞,撞过了才知道“缸壁”是不是真的。
不撞?
不撞就只能看见“鱼缸”。
感谢观看
菜鸟导航:https://www.cainiaodh.com/
3楼社区:https://www.3lsq.com/
乐乐线报网:https://www.llxbw.com/
零度手赚网:https://www.ldszw.com/
戒色吧:https://www.52jiese.com/
戒色导航:https://www.jiesedh.com/